头条
鼎城区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特别报道(一)这些数字,和扶贫相关
2019年这一年,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鼎城区纪委监委都取得了哪些成绩,让我们通过几组数字,一探究竟。
坚守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
区纪委监委将“两个责任”落实作为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自信”的关键所在,积极监督提醒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
将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绩效评估内容,压实党政“一把手”的主体责任、班子成员的分管责任、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及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责任;
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汇报、开展约谈等方式加强监督,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截至目前,专项治理工作约谈领导干部7人。
坚持多措并举,拓宽线索来源
拓展信访渠道,运用“信、访、电、网、微”五位一体信访举报平台,广泛收集问题线索,积极推行问题线索规范化管理,确保问题线索不失管、不失控、不流失;强化末端监督,区纪委11名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了乡镇、村(社)、企业等单位,发放监督联系卡,将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和维护群众利益工作直接深入最底层;
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的数据采集、比对、核查等功能对扶贫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提升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治理效果;
组织各乡镇每个村(社)建立“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将监督范围延伸到村一级,拓宽监督渠道,实现最广泛的群众监督;
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作为专项巡视的重点,对被巡察单位的扶贫工作中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政策落实、职责履行等情况进行全面巡察监督。
截至目前,共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99起,受理投诉举报32起。
加强宣传引导,构筑廉洁环境
充分运用区委、区政府、廉洁鼎城、廉洁鼎城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媒体,积极宣传专项治理的内容及纪律要求;
运用典型案例开展以案明纪,强化警示效果。区纪委先后多次开展专题讲座,结合扶贫领域易发生的典型问题以及查办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
运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强化教育效果。组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人员和各村(居)干部观看《永远在路上》《永不停歇的征程》等警示教育片,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通过廉洁鼎城网“曝光台”适时通报典型案例,敲响警钟。
今年以来,通报曝光13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在三湘风纪扶贫专栏上稿工作信息18篇、典型案例通报10篇。
严肃监督执纪,筑牢纪律保障
通过直查直办和联合调查,严肃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信访举报,立案39件,结案28件,处理113人(其中组织处理82人,党纪政务处分31人),公开曝光13件、14人,退还群众资金3.75万元;
扎实开展“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紧盯项目资金分配、发放、使用等环节。截至目前,共发现相关问题线索8条,立案5人,党纪处分5人,收缴违规资金5.35万元,责成相关责任单位自行整改问题6个。紧扣“脱真贫、真脱贫”核心目标,坚决向扶贫领域中的弄虚作假、急躁蛮干等问题亮剑。
截至目前,全区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明察暗访6次,发现问题10个,整改问题10个;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件,党纪政务处分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