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鼎城:优化营商环境 纪委监委在行动
“现在不用东奔西跑,工作人员态度也好多了,不到一会儿功夫证件就给办理完了,跟以前相比真是又快又便捷。”9月1日,在鼎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刚办完证件的刘女士感叹道,这是区纪委监委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缩影之一。
7月12日,市纪委市监委下发《关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职能职责护航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区纪委监委组织深入学习,并督促各级各单位通过党委(党组)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谈心谈话等形式传达文件精神。8月下旬,结合区优化办出台《鼎城区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立足职能职责,加强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管理监督,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新要求。
执好监督利剑,规范政商交往。贯彻落实《意见》中10条“正面清单”、12条“负面清单”行为规定,倡导党政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同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触交往,以党纪政纪、法律法规为准绳,做到不越纪、不触法、不谋私。聘请22家不同企业负责人为环境监督员,有效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以“一件事一次办”为抓手,对近年来简政放权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实地走访24个主要职能部门,督促相关单位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公平和质量,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共发现相关问题5个,下达交办函2份,约谈相关负责人3次;利用“互联网+监管”模式,跨部门联合监督,建成“政策查询、政策宣传、办事指南、政务监督、公开评议”的综合监管平台,形成风险预警线索推送、处置和反馈机制,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
畅通举报渠道,严格执纪问责。公布多种监督举报方式,通过“廉洁鼎城”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显示屏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参与优化营商环境整治。同时,深入12家不同领域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发放联系卡,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对严重损害营商环境和企业、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严肃问责,释放损害营商环境必究信号。
用好容错免责机制,打通堵点激发干劲。在招大引强或项目推进、建设过程中,对符合容错免责的事项,积极备案、大胆备案。绿肥种植是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子项目,受种植特点和农时季节客观因素影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最佳播种季节。区农业农村局针对相关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对应防范措施,及时向区纪委监委备案,确保本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按时完成。
“在全区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中,作为监督员,我们将紧盯私设门槛、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保障政策落实落地,护航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鼎城区纪委监委 杜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