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
冬冬的低保
5月25日是个大晴天,冒着炎热,我们工作队和镇人大陈主席、联村干部小白、永福村支两委干部一道就农村低保的相关政策宣传和申报事项在村部召开群众大会。
会议通知时间是上午九点,八点刚过,村部前的空坪里就陆陆续续站满了人,大家三五成群的高声谈论着。我心中不停的犯着嘀咕:低保、扶贫“两线合一线”后,村里开广播会、发资料宣传低保政策已有好几次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来,况且这其中还有部分是正在享受低保政策的人,看来群众对这次低保申请是迫切期待的!低保政策有新的调整,大部分人可能会因不符合条件,被排除在外。工作能否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能不能顺利进行,我实在没多大把握。
会议准时召开,强调申请低保的条件后,群众踊跃发言,有咨询相关问题的;有对政策不满情绪激动的;有对政府满怀感激之情的……会议持续两个多小时才结束,我的嗓子已沙哑,见群众逐渐散去,我开始整理资料。这时,有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的中年男子走到我面前,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和他打招呼,他就大着嗓门嚷开了:“我今天是为我侄子来的,他父亲不在身边、妈妈又得病死了,家里又没得住房,读书生活费都是靠我和他外婆家接济,如果这次他都吃不上低保,我看你们这干部是白当了,也不是为民做主的好官!”见他这么激动,为避免矛盾激化,我没有接他的话茬,只是简单地询问了一下他侄子的情况。从他的话语中我了解到孩子确实没有生活来源。“要是因为条件差而辍学可不行!”我心里想着,便耐心地告诉冬冬怎样替侄子写申请,申请写好后交过来,如果符合条件我们会向区里申报。
下午,冬冬把申请报告和户口本、承诺书等材料交到了村里,我看了一下入户调查的初步时间安排,冬冬他们组是5月30日,见情况有些特殊,我决定提前去冬冬家。
黄昏时,资料初步整理得差不多了,我和调查组的人来到了冬冬家,单独庭院、暗楼,院子里的栀子花飘来沁人的清香,在农村这样的住房条件不算太差。见有客人上门,冬冬比第一次见面时明显和气了不少。通过与冬冬一家的交谈了解到:冬冬十七年前从汉寿县新兴乡移民到现在的牛鼻滩镇,想要申请低保的人是冬冬的侄子曾令坤。曾令坤家里只有曾令坤和父亲曾祥本两个人,孩子今年10岁,在牛鼻滩镇中心小学读四年级,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令坤2岁时,妈妈因身患癌症不幸去世。曾祥本因承受不了年轻妻子的离去,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身体也每况逾下,为了给妻子治病家里已一贫如洗,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孩子过得很苦,冬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曾祥本商量后把孩子送到了外婆家。孩子上学后,冬冬多次给予资助。在问到曾祥本的近况和收入时,冬冬吱唔起来了,只说曾祥本现在条件很差,没有另外成家,在外地没和家里联系。据我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判断,觉得东东没全说真话。再三仔细询问,原来,这两年曾祥本一直在广州打工,收入每月都在千元以上,很明显不符合低保户的收入条件,曾祥本三十来岁,还很年轻,养活儿子是他应尽义务。
我重新给冬冬讲了申请低保的条件以及国家低保政策,一个多小时的解释、举例,冬冬总算明白,他面带微笑的说:“我一心想着孩子大了,开支也大了,他父亲没文化、收入少,虽然打工,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要是能申请到低保就好了。对不起,我现在明白政策了,让你们为难了,我会努力赚钱资助他们的”。
回村部的路上,我并没有感觉到轻松。曾令坤和父亲目前的生活困难是事实存在的,帮助他们脱贫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心中默默的计划着:驻村扶贫工作期间,应尽快为祥本家里争取到房屋建设补助资金解决住房问题,组织发动单位的同志们捐款保障孩子的就学。组织好接下来的“低保户”评议大会,消除任何不稳定的因素,对符合条件的低保申请户及时进行上报,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冬冬是牛鼻滩镇永福村的一名普通老百姓,是一名热心人。感谢冬冬和很多的“冬冬”们对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鼎城区纪委 陈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