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
【转隶日记】“小案子”也要下“真功夫”
“小祝,这是之前的执纪审查案卷,你先看看,学习学习。”从检察院转隶到区纪委的第一天,我所在的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陈伟便拿来了一堆案卷,让我先熟悉熟悉纪委的工作。
翻开案卷,映入我眼帘的是某村村支书套取3万元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村务开支,之后对该村支书和村主任进行了党纪立案审查的案例。我不禁有了一丝困惑:在检察院工作三年多,我之前接触的都是涉及金额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职务犯罪案件,“对比起那些,这也太小儿科了吧,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心想。
看完案卷,陈主任笑着问我:“小祝,是不是觉得纪委办案都是在查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啊?”
我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就自然地点了点头。
“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防止党员干部的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陈主任解释道,“之后,碰到这类案件的情况多着呢。”
果然,一周后,我们室里收到某镇某村支书存在截留粮食直补款的问题线索。接到交办函后,陈主任当天就带我下村进行走访调查。
我们先后找了该村三组、五组的农户,农户有时白天不在家,只能晚上去,光这样走访,便花了三天时间。之后,我们又找到村支两委成员调查取证,村干部有的涉于情面、有的怕背处分,一开始也并不太配合。陈主任不厌其烦地做着他们的工作,扭转了他们的态度。我们再对该村账目进行了查阅,证实该村支书杨某在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期间,确实存在截留农户粮食直补款用以抵扣提留、用于村务开支的行为。
最终,该问题被查实,杨某违反了群众纪律,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案件结束,我在写审查报告时,和陈主任嘟囔了一句,“陈主任,就为1万多块钱的事,我们花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会不会太小题大做了。”
“粮食直补这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体现的是国家对老百姓的优抚,决不能成为少数村官借机揩油的‘机会’。”陈主任说,“小微权力若不监管,‘粮耗子’们就会有机可乘。而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来就可能导致他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陈主任的话及时地点醒了我,转隶前我是“唯大案要案论英雄”,一心想把案子“做大”、“做强”,转隶后我觉得“小问题也会有大危害”,要正确认识“小毛病”“小问题”,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学会用党纪条规来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经常用起“抓早抓小、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治病良方,做到既要治标,更要治本。(鼎城区纪委监委 祝兴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