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征文>详细内容

征文

【家书诵读会】入围作品展播15.最爱和您说说话——文慧香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27 15:41:46 浏览次数: 【字体:
家书背后的故事:婆媳问题是”千古难题”,文慧香常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一位虽读书不多,但却明白事理的婆婆。在与婆婆的相处中,那些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令文慧香受益良多。
      文慧香写下这封家书,一来是表达对婆婆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二来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老人言”,呼吁更多人从民间智慧中汲取正能量,建设好自己的小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筑好基石。
 
 
最爱和您说说话
 
亲爱的妈妈:
      您好!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八年前的这个日子,您站在门口笑盈盈地将我这个准儿媳迎进屋里。“先喝点茶,再吃饭。”您亲切地招呼我坐下,然后您像变戏法一样,把一样样的“搭茶”摆上桌:白萝卜干、红萝卜丝浇上辣椒油,麻辣藕上撒点葱花,凉拌海带、木耳配以蒜蓉,油炸的锅巴、米皮酥脆诱人------饭菜更不消说了,那更是色香味俱全。结婚七年,我每天都在享受着您的好手艺,嘴越养越刁,人也越来越胖。就连隔壁的何姨也经常开玩笑说:“刘姐,你看你把你家小文养得白白胖胖的呢!”妈妈,谢谢您!谢谢您把我们照顾得这么好,您看我们这一家人都是健健康康的,您的功劳不小呢!
      妈妈,我们相处这几年,我最爱和您聊天,您的那些大实话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值得我花一 辈子的时间好好体会。您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哪,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您在生活中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凡事将心比心,不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也想一想。您这样的行事准则,我们婆媳从没红过脸,与家中亲戚、街坊四邻更是相处融洽。去年大舅患了癌症,您和我商量给多少钱看望他。我想着大舅也挺可怜,离了婚,女儿正上大学,本来就已经两年没什么收入了,就给5000吧!您当时的一番话说得我心服口服:“小舅刚修了房子,欠了一身债;二姨身体不好,手头也不宽裕。这次大家一起去医院看他,还是照平时2000的标准给,下次你们俩口子去看他再给3000。”大舅去世前的三个月一直住在我家,您不仅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要忍受他的坏脾气。我见过您偷偷地抹眼泪,听过您对他满怀心疼的叹息:“他要是有一个完整的家,心里也会舒服点。”,但从没听过您一句抱怨。很多时候,您更多地看到的是别人的不易,不在意的是自己的辛苦付出。大伯从衡阳回来,您到处拜托人买土鸡蛋送给他,这家买几个,那家买几个,婶婶开玩笑说你只差到人家鸡窝里去买了。三姨父肝不好,听人说吃泥鳅能治肝病,一到春季镇上赶集的日子,天刚蒙蒙亮您就守在路口,看到提桶子的就拦住问:“卖的泥鳅吗?”逢年过节,您经常会把外婆接到我们家,您的兄弟姊妹和晚辈们也就聚在我们家热闹热闹。可自从前年您的腿受伤后,身体也大不如前了,每次见您强撑着在灶台前掌勺,就遗憾自己厨艺不佳,只能打打下手,不能接下您的锅铲。妈妈,谢谢您!谢谢您的辛苦付出,让我们这个大家族那么团结,那么和睦。
      妈妈,还有一句话您也时常挂在嘴边:“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还隔着一层手。”您的那些丰富的人生经历,总是展现着自立自强的光彩。爸爸有工作,工资也都交到您的手上,但您似乎从来就没有停下自力更生的脚步。听老邻居们说起,您年轻的时候学过理发,还开过理发店。这条街上的小伙子、小姑娘还是小娃娃的时候,据说都是找您理的发。即便是跟着爸爸去单位待了几年,您也没闲着,帮爸爸的同事带他们家调皮的孩子。爸爸内退回家后,您卖过菜,到一个单位食堂做过饭,后来您又和李阿姨合伙开了家“姐妹擂茶馆”。虽然做这许多的营生,您没赚到什么大钱,但是您这种不等不靠的生活态度,让您生活得更有尊严,也更自在。闲暇时,您也爱打打跑符,搓搓麻将。老街坊中为了打牌这事爆发家庭大战的也不稀奇,爸爸偶尔有些抱怨,您底气十足地怼回去:“我一没耽误事,二没花你钱,你管我呢!”听到您这样霸气的回答,我忍不住要给您点一百个赞。有时,您也会戴着老花镜自己在网上选衣服,看得那叫一个仔细啊!选好以后,您就会戳着手机屏幕对我说:“就买这件。”然后就开始掏钱硬塞给我:“我自己有钱,不用你买。”结婚这几年,给您买东西您总是变着法儿把钱补给我,您总是说:“你们把钱给孩子存着。”家里的大事小情,我们一家人有商有量,但最后拿主意做决定的一定是您。您活得那么自信、自在,又能赢得家人的认可与尊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您从来都是“自靠自”,就没想过要依附于任何人,不管是经济上还是人格上,您都能保持独立。妈妈,谢谢您!谢谢您的以身示范,我一定会将您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教给伊一,让您的孙女把它传承下去!
      妈妈,您在很多方面都为我做出了榜样,那些朴素的语言教给我生活的智慧。我们俩口子吵架,我找您抱怨,您只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夫妻之间,就像牙齿和舌头,哪会没有磕磕碰碰?最好不要翻旧账,要往前看。”您好像真的“忘性”特别大,11点和爸爸吵过几句,12点没事人一样喊他吃中饭。爸爸脾气不好,有时发起牢骚说话很难听,您却一言不发,任凭他数落。我都忍不住要为您抱不平,可您会拦住我,一脸平静地说:“让人不是怕人,一家人哪有那么多道理讲。”您和爸爸携手走过四十年的岁月,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您可是很有心得的。而作为婆婆,您更是做得很出色。您还记得我和辉哥刚结婚没多久的那次吵架吗?我们俩吵得很凶,辉哥甚至拿出结婚证嚷着要离婚,我当时真的心寒到恨不得能马上离婚。您听到后,抡起一根擂茶棒,“啪”地打在辉哥的背上,我看到他打了一个趔趄,听到他发出了一声闷哼。然后您又继续开打,一边打一边骂:“混账东西,结了婚就别动不动提离婚!”妈妈,您抡起棒子打辉哥的时候,我觉得您不是婆婆,而是一位为女儿撑腰的丈母娘。那一刻,我心里热乎乎的。从那以后,不管我和辉哥闹什么矛盾,我们俩都再没有提过“离婚”两个字,我们把您的教导记在了心里。我们夫妻之间的事情,您也就“插手”过那一次。结婚几年,我们俩口子吵吵闹闹过,您都是让我们自己去解决。周围邻居很羡慕我们婆媳关系处理得好,问您秘诀,您一脸笑意地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当大人的有时候就要又聋又哑,少管年轻人的事。”妈妈,您这是将古人说的“不聋不哑不做翁姑”活用得很好呀!俗话说:“三个婆婆一面鼓,聚在一起说媳妇;三个媳妇一面锣,聚在一起说婆婆。”常听周围的这些阿姨说起,您和她们说起我总是夸奖,我也要告诉您,对任何人说起您,我都只有感激。
      妈妈,又快到暑假了。一到暑假,我最享受的事就是每天中午和您坐在饭桌前喝茶聊天。搭茶很简单:绿色的凉拌莴笋,黄色的酸黄瓜,白色的芋头丝,加上一碟粑粑,有时是蒿子粑粑,有时是水荞粑粑,或者是鸡蛋韭菜加上面粉煎成的饼。茶呢,就是一杯姜盐茶,开水冲泡后,您有时喜欢撒点花生米或者是绿豆黄豆进去,芝麻的香味和豆子的香味混在一起,让人食指大动。我们俩就这样边吃边喝边聊,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总能从您的嘴里听到很多朴素的道理:“泥鳅要捧,孩子要哄”,“长添灯草满添油”,“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安排一世穷”……这样的日子,安宁温暖,谢谢您!妈妈!谢谢您对我们的关爱和教导!
      妈妈,祝您健康长寿!
 
 
您的女儿
2018年6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