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征文>详细内容

征文

【教师节】纪检人的“师”情“话”意

来源:清廉常德网 发布时间:2024-09-10 12:05:0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教师,一个平凡却光辉的职业。

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

让我们听听纪检监察干部的“师”情“话”意

一起衷心祝愿

老师节日快乐

90ed752c5d444f7cb976667637146f28.png

海报制作:西洞庭纪委监工委 陈虹


送您一捧“野菊花”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每年都会在山上采摘一大捧野菊花送给班主任刘小红老师,以表达心底对她深深的感谢。老师每次都会特别开心地接过我的礼物,温柔地摸摸我的头,说她又可以做个香喷喷的菊花枕头了。

刘老师爱菊花,爱菊花枕头的沁人香味,更爱菊花的清廉品格。老师总是说“菊,不趋炎附势,是花中隐士,是廉洁之花,愿我们永葆澄澈内心,做像菊花一样清正廉洁的人”。小学六年,刘老师从未收过同学们送的贵重礼物,唯爱菊花。而菊花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也一直浸润着我们的心田。

长大后我从事了纪检监察工作,那是一份如菊花品格般的职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层出不穷的利益诱惑,我时常告诫自己,一定要保持菊之风骨,信念坚定,处变不惊,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干净担当。

刘老师,今年的教师节又快到了,请让我再送您一捧野菊花!(武陵区纪委监委 曾晶)


师者清风 正气长存

我中学时的语文老师——谈发新老师,他总是穿着整洁的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他的语文课生动有趣,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个美妙的文学世界。

谈老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为人清正。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征文比赛,我的作文被评为一等奖。当我兴奋地去领奖时,却听到一些同学在议论,说我是因为家长给老师送了礼,所以才得了奖。我心里既委屈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谈老师站了出来,他严肃地对那些同学说:“这次征文比赛的评选是公正公平的,每一篇作文都是经过多位老师认真评审的。我们不能因为无端的猜测就否定别人的努力。”谈老师的话让我感动不已,也让那些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

还有一次,班上有个同学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谈老师得知后,默默地为他垫付了学费,并且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那个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感谢,我们才知道了这件事。谈老师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清风正气。

后来,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每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就会想起谈老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像谈老师一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学校的纪检干部,我从不接受家长的礼物,也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我会为他们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努力让他们在一个清正的环境中学习成长。(鼎城区阳明中学 覃正茂)


春风化雨 清风徐来

作为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我见证了许多教师的感人故事,其中,湖南省道德模范、“湖南好人”“湖南最可爱乡村教师”徐晓丽令我深感敬佩。

徐晓丽扎根基层,在汉寿县坡头镇鸭子港中学任教30余年,先后把42名孤儿、留守儿童、残疾学生接到自己家中照顾。2003年开学之际,徐晓丽发现有个学生没来报到,她就去这个学生家里,当听到男孩说出“妈妈改嫁、爸爸另娶”的难处时,徐晓丽于心不忍,直接把这个学生接到自己家里照顾。这一住,就是两年多。

徐晓丽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主动利用闲暇为他们无偿辅导功课,从不接受家长的任何报酬,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妈妈老师”。她认为,这些在乡村长大的孩子需要被一视同仁地关注,才会不怕摔、不怕累、愿意寻找更大的舞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高尚的品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这些拥有清风正气的教师们,以平凡之躯,践行着伟大的使命,如一盏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似春日的微风,轻拂着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坚守着教育的净土,不为名利所动,只为培育出祖国的栋梁之材。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而努力。让我们一起为这些教师们点赞,让他们的清风正气在校园里永远飘扬。(汉寿县纪委监委 罗芳)


记忆中难以忘却的“清风”

在我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肖维国。我之所以对他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他在全校升旗仪式上面对全校师生做过的一件事和说过的一段话。

那时,因我父母长年在外工作,外婆担心我在学校被忽视,为了求得额外关照,她特意将自己养的两只土鸡送到肖老师家。肖老师坚决不接受,外婆不等他反应,扔下鸡就跑了。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这两只鸡不是以喷香四溢的方式出现在他家的菜锅里,而是被他拎着出现在全校升旗仪式的主席台上。

二十几年过去,我还能清晰地记起他拎着鸡站在台上的样子,他说:“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要守好自己的本心,不该拿的一点都不能拿,不该做的一样都不能做,人生的路一步都不能错,因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那时我虽还小,却似乎隐约懂得了一些不得了的道理。今天看来,却正是这些道理,如春风化雨般指引着我成为了一名心怀正直、坦坦荡荡的纪检监察干部。(临澧县纪委监委  钟贤阳)


清风作伴 心灯长明

在我的求学岁月中,有一位老师的身影如同清风,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那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向老师,她不仅教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坚守内心的正直与原则。

初一,县里组织了一场语数外全能竞赛,我有幸参与。比赛前夕,我和向老师吐露了内心的忧虑。她看着我,平静地说:“你不必担心结果,只需问问自己,这条路走得是否问心无愧。”她的目光坚定而温暖,仿佛透过我的表面,看到了我内心深处的迷茫。

向老师接着说:“无论成败,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在这条路上全力以赴,是否在过程中保持了自己的原则与信念。人生的每一步都如同这次比赛,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你坚守内心的正直,结果自然不会差。”

她的这番话如醍醐灌顶,瞬间让我豁然开朗。备战比赛过程中,我不再因过分追求好成绩而焦虑,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发挥出自己最真实的水平上。结果出乎意料,考了全县第十。我知道,这是因为我遵循了自己的信念,坚守了向老师所说的“问心无愧”。

如今,我走上了纪检干部的岗位,肩负起维护公正与清廉的责任。每当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时,向老师的教诲总会浮现在我脑海。问心无愧,成为了我工作的准则和指引,提醒我始终守住内心的正直与纯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守住自己内心的“清正廉洁”。(澧县梦溪镇纪委 罗娅)


清风润心 师恩难忘

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清风正气为笔,以无私奉献为墨,在我人生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我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姚老师。

姚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是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师德楷模。她始终将廉洁自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不接受家长们的任何馈赠,总是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每当有家长试图通过送礼来寻求“特殊照顾”时,她总是婉言谢绝,并耐心解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我身为老师的职责。”姚老师的这种清风正气,赢得了家长们的尊敬,在我们学生心中种下了正直与廉洁的种子。她经常教导我们:“人生路上,诱惑很多,但唯有坚守内心的原则,才能走得更远。”

她会在课堂上讲述古代清廉官员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清廉对于个人品德、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她会组织学生们开展“清廉卫士”活动,鼓励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拒绝收受同学以“贿赂”换取作业答案,或是在班级选举中坚持公正投票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对清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坚守原则,拒绝诱惑。

如今,我已成为一名纪检干部,每当我面对诱惑和挑战时,我总会想起姚老师的教诲。她的清风正气,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不断前行。在这个教师节,我想向所有和姚老师一样坚守清风正气的教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安乡县纪委监委 曾祥宇)


老师在我心中播下一颗种子

第一次看见周老师,是在高一的时候。从她走进课堂,我的眼睛便一直关注着她,“这是我的语文老师么?长得好漂亮又有气质,好像女明星。”形象靓丽是我对周老师的第一印象,但除了形象靓丽外,周老师的人品更让我折服。平时有学生给她送礼物,她从来不收,并告诫我们,最好的礼物便是我们如愿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她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希望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文化的熏陶,更是人格的指引,她希望在每个学生心里播下一颗种子。在她的引领下,我们学习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铮铮铁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热情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周老师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做一个有气节的人的信念种子也在我心中发芽长大。如今我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乡镇纪委书记,纪检工作有时候会得罪人,但所谓严管才是厚爱,这也正是党赋予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所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周老师的教导,不断加强个人廉政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维护公平正义。(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纪委 李亚玲)

终审:鼎城区纪委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