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之窗>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切断“五假干部”背后的“利益链条”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0 16:52:36 浏览次数: 【字体:
    《巡视利剑》第二集《政治巡视》9月9日播出,“五假副部”卢恩光的造假之路彻底曝光。调查发现,卢恩光是一名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家庭情况造假的“五假干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起罕见的个人情况全面造假,金钱开道、投机钻营、跑官买官,从一名私营企业主一步步变身为副部级领导干部的典型案件。
    专题片提到,卢恩光的严重违纪问题之所以浮出水面,是因为中央巡视组进驻司法部,核查他的入党材料,发现他落款为1990年填报的入党志愿书,竟然说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是发生在1992年。卢恩光能提前两年预知了领导讲话,这不是在演“科幻片”“穿越剧”,而是一次愚蠢而拙劣的造假。
    不过,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个常识性错误,却伴随着他的升迁之路“走”过了一次次考察,这样的事实让人惊讶,也更让人后怕。大家都知道,干部的选拔任用有一系列严格制度把关,但这样一份“低级错误”明显的入党申请书在二十多年间都没有被发现问题,毫无疑问,一定是“上下勾结”、“内外勾结”所形成的集体力量所为,而这背后所反映出的“集体造假”、“选择性忽略”的本质才是最为可怕的。
    显而易见,卢恩光是依靠金钱买通关系为自己铺路,一路“买官打点”才走上高位,所以收取卢恩光金钱贿赂的人难辞其咎。专题片中也提到,“20多名不同层级的党员领导干部收受贿赂,多个相关单位党组织不仅没有监督,连基本的管理都谈不上”。可以说,卢恩光升迁的过程就是制度和组织纪律被虚置的过程。所以,除了要追责卢恩光案所涉及的人员,还要在选人用人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考察干部的机制,防止考察干部中只看到“显绩”,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其次要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把控选人用人环节,坚持“查到位”,让干部提任经得起“回头看”,经得起推敲。再要强化监督问责,对用人失误、考察失责的干部要严肃追责,确保形成有责必究。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如果贪污、腐败、素质一塌糊涂的家伙都能得到提升,那么心寒的会是那些真正做实事的英杰们,所以用“好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好干部用人出口关,才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神态,形成用权为民的良好氛围。(鼎城区纪委何梦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