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法宝”永远不能丢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魏民洲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魏民洲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政治投机和政治攀附,政治品行败坏,长期搞迷信活动,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和接受公款宴请,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旅游活动;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收受礼品、礼金;违反生活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从黄兴国、王珉再到近日的魏民洲,我们不难从各级纪委发布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案件通报中发现,“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俨然成了近年来出现在反腐败工作中的高频词,成了绝大多数中弹落马官员的“标配”。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因手中握有权力,很容易成为别人围猎的对象,审视许多落马官员的贪腐之路,很多都是从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始,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贪赃枉法,走向人民的反面。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纸老虎”、“稻草人”,不能将其视为软约束或一纸空文,我们必须要引以为鉴、警钟长鸣!
实事求是地说,近几年各级纪委持续发力,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收到了明显成效,但仍有少数人置若罔闻、心存侥幸、我行我素,不收敛、不知止、不放手,把党纪党规视同儿戏,党中央之所以三申五令,是有针对性和必然性的。
要打造“不敢、不能、不愿”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长效机制,需要纪检、监察、巡视(察)、财政、审计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更需要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绷紧政治纪律意识和政治规矩这根弦。
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中国政史的优良传统。一代清官于成龙,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险恶坏境里,硬是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此外,还有“公仪休拒鱼”、“子罕辞玉”、“杨震暮夜却金”等众多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被人们传颂,反映了为官者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把法纪悬在头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永远的奋斗目标!
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彰显。无论是落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要求,还是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标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是党员领导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 不能触碰的红线。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只有不收不送,才能一身轻松,有规有矩,才能临事不惧。
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员干部责无旁贷的责任。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的刚性约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是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要求我们:要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学习党章党规,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自律能力,以党纪严于国法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法宝永远不能丢!(鼎城区委巡察办 龚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