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之窗>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互联网+监督”让干群不再“隔网相望”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7 17:01:55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湖南常德市鼎城区举办“互联网+监督”平台数据采集有关业务培训会,深入落实湖南省“互联网+监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红网)
    眼下,如同高速公路一样,互联网已经成为支撑社会必备的基础设施,社会公众已经养成了“活在网上”的习惯。在网上阅读,在网上购物,在网上社交,在网上表达。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的划拉,再远的距离亦不过方寸之间。
    “互联网+”是近年来最热的关键词之一。各行各业都在往“互联网+”的路子上走,并借此赢得一片豁然开朗的崭新天地。“互联网+”不仅是企业思维的一场革命,也应成为公共服务的一场蜕变,国务院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
    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广“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既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通监督执纪问责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需要。
    说白了,“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就是要把该公开的都公开,能公开的全公开,将相关部门从“网下”推到“网上”,让社会各界从“网上”监督“网下”,把藏在后台的晒到前台,把信息孤岛变成信息海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
    平台建设好后,市民只要登录手机app,足不出户,动动指尖,就可以查询到所有民生部门办事指南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情况。通过大数据的比对、分析、预警,民生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问题也会充分暴露,用大数据说话,“雁过拔毛”式腐败蛀虫将无处遁形。
    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高效连接,“互联网+监督”架起的,是一座跨越干群关系的宽阔桥梁,让干群联系不再苦于“隔网相望”,让干群沟通不再留下“数据鸿沟”。这打造的,既是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也是反腐倡廉的“监督哨”,还是监督关键领域的“探照灯”。
    “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 通过大公开实现大监督,通过互联网打通断头路,通过大数据发现微腐败,不仅查得到而且问得清,不仅有信息而且有威慑。期待“互联网+监督”,让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将腐败蛀虫“一网打尽”。(鼎城 舒圣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