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
向校园“微腐败”说不
近日,长沙市纪委、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纪委分别通报了在中小学校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专项整治中查处的几起典型案例。(三湘风纪网)。
6月份,我省就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开始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开展两个多月来,学生“被自愿”订购教辅材料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家长反映:“现在的教辅材料又多又杂又滥,一些试卷字迹混浊、纸质差劣、错误百出,有的甚至看也看不懂。”更令人惊讶的是,连刚刚迈入小学门槛的一年级学生也要订购教辅材料,而且还是“一科多辅”。
教辅材料本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的,帮助其开拓视野,启发思维,进一步学好功课,获取理想成绩的一门学习工具。现如今却“变了味”。老师本该是在课堂上好好上课、传授知识,现如今却为了一点小利,给学生们推荐目录之外的教辅材料或手机APP,有点甚至还指定购买书店。学生们不敢不听从,家长们也苦不堪言。这与我们心目中老师的形象相去甚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何时变成了教辅材料“推销员”?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的背后,实质上折射出的是校园中的“微腐败”。
校园是求知的圣地,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教育事业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因此坚决容不得“微腐败”。
防止校园“微腐败”,一是要提高纪律意识,加强对校园“微腐败”危害性的认识;二是要强化监督问责,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三是要加强制度保障,坚决不让“微腐败”在校园中有滋生的土壤。(鼎城区工信局 吴晓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