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
新时代,我们理应比“孙行者”更“行”
2017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让从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我心潮澎湃、干劲十足,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
联想到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孙悟空在人民心中一直是机智、勇敢的化身,他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嫉恶如仇、勇往直前、机智灵活、智勇双全,执着而略带倔强。我认为,“降妖伏魔”,在《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中,孙悟空是“孙行者”,“打虎、拍蝇、猎狐”,而当今正在啃硬骨头新时代中国纪检监察干部,理应比“孙行者”更“行”。
太上老君“八卦炉”七七四十九天的锻炼,使孙行者练就出了一副金刚不坏之身、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只要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大熔炉里熏陶,定能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考验。孙行者的火眼金睛成了他的“照妖镜”,哪怕妖魔鬼怪巧舌如簧、乔装打扮,最终都会原形毕露。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照妖镜”是什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标准。孙行者前去西天可谓山高路远,险象环生,但从未动摇他取经的决心。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谆谆告诫:“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孙行者的“如意金箍棒”棒到妖除,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如意金箍棒”就是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孙行者本领通天,是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的,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切不能盲目乐观、沾沾自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孙行者所有的看家本领,只要我们认真学、努力做都能掌握。但孙行者降妖伏魔毕竟受时代的局限,其掣肘因素很多,他降妖除怪、屡建奇功,但三番两次被唐僧误解,要无端被动忍受“紧箍咒”的责罚。而且,许多关键的时间节点,一些有“背景”的妖怪常有佛法无边的“神仙”出面说情讨保,使得精彩的剧情虎头蛇尾、草草收兵,带着遗憾落幕。
而我们生逢“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时代,当今的反腐败斗争,党中央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强化了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了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了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必将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多高、资历多深、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责和严厉惩处。我们也有“紧箍咒”,就是党纪国法,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种规章制度,但那是我们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自觉增强“四个意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眼自身硬、严防“灯下黑”,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动力源、加力档、警策鞭。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要我们沿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引的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变为现实!(鼎城区委巡察办 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