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之窗>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互联网+监督”的“步子”应再快些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23 08:22:09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4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推广“互联网+平台”建设。
    “互联网+监督”平台设有民生监督、扶贫监督、正风肃纪、纪检业务四个模块,依靠群众对民生资金发放进行监督,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实现主动精准发现问题,靠前处置问题线索。笔者认为,借助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东风,从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出发,“互联网+监督”的“步子”还可以再快一点。
    监督范围应从民生领域拓展开来。民生资金和扶贫资金是监督的重点,但是,此外还有不少资金用途是老百姓关注的目标,如税收情况、残疾人保障金使用、土地资金使用、公共服务、医保资金、重点项目建设等等,凡是老百姓关注、关心的资金收支情况都可以纳入到这个“互联网+监督”平台上来。只要不违反国家保密法规的规定,都可以而且应该纳入进来。
    监督平台宣传“动静”可以更大些。“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对老百姓是好事,他们可以更放心,更有参与感;对资金收取、管理部门也是好事,对他们是一种保护,“互联网”思维下的“他律”让工作人员会更谨慎,懂得自律;对纪检监察部门也是好事,有了大数据支撑的比对分析,腐败分子更加无处遁形。对党委、政府也是好事,能够维护敢于自我揭短、露丑的担当形象,形成更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可以借助湖南传媒优势,多管齐下为平台造势:让群众了解平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把“互联网+监督”平台炒作成湖南的“网红”,全国的“网红”,让监督更好发力。
    监督追责要调动广泛参与。“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意在构建一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监督网络,重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调动人大、政协参与的积极性,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视角和触角对平台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要建立“信息共享、追责公开、考核到人”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平台的监督主渠道和“生力军”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助力。(鼎城区地税局监审室 谭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