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之窗>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海外之地”绝非“法外之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27 09:21:03 浏览次数: 【字体:

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海外追逃工作不断推进。根据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办公室今年6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3月31日,“天网”行动先后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2873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476人,“百名红通人员”40人(数字截至2017年4月底),追回赃款89.9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腐败官员携款潜逃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先是做“裸官”,一旦风吹草动,立马消失国内;有的违法乱纪“狠捞一笔”后,国外买豪宅豪车,成为中介眼中的“香饽饽”。此类现象极大地挑战了党和政府的权威,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是对党和政府形象的摸黑,试想作为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明面上在“假装热情”地为人民服务,暗地里却处心积虑的安排外逃事宜,随时准备“跳船”,拍拍屁股走人,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的政府形象怎会有权威,怎会令老百姓信服?

作为由人民赋予权力、代表人民处理国家社会事务的党员干部,一心想着在自己的职位上狠赚一笔,实在是侮辱“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拎着乌纱帽干事,不捂着乌纱帽做官”。

腐败官员外逃事件屡禁不止,暴露出纪检等相关部门在查处违法乱纪方面的漏洞。首先,纪检监察部门对“裸官”行为嗅觉不灵,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行为。其次,海关边检不力,让外逃官员的“假护照”“浑水摸鱼”,轻松出关。最后,外汇管制不严格,让官员能通过外汇渠道“神不知鬼不觉”转移大量赃款于国外,顺利实现“金蝉脱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关于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讲话中强调:“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管腐败分子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绳之以法,决不能让其躲进‘避罪天堂’、逍遥法外。要把追逃追赃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部署,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不管是“打虎”、“拍蝇”、“猎狐”,还是“查违纪”、“抓巡视”,都显示出中央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和有力行动。

对此,我们必须要将反腐追赃的利剑挥向每一处藏匿腐败的角落,以激浊扬清,达到“治病救人、惩前毖后”之功效。笔者认为,一是要“防患于未然”。加大对“裸官”的监管力度,建立防止贪官外逃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把人看紧、把门守好,从源头遏制贪官外逃;二是要“治之于已然”。广泛地借助国际反腐网络,对外逃贪官进行有力的打击。

“天涯海角,有逃必追。”我们务必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将监管覆盖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将海外追逃的雷霆行动震慑到腐败藏匿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让每一位贪赃枉法者都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海外”绝非“法外”,谁也难逃法网。(鼎城区工信局 罗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