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之窗>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假病假条”腐蚀社会信任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11 14:53:22 浏览次数: 【字体:
    网上买卖盖有医院公章的诊断证明,不同以往,部分卖家开始升级服务,开始兜售“化验单+诊断证明”的全套资料。记者在淘宝、QQ、微信等平台上输入“诊断书”、“诊断证明”等关键词,标有“病情诊断书、病情证明收据印刷,病休诊断单,证明书可定做”五花八门的商家显示出来,部分商家承诺提供全国各地医院假诊断证明业务,甚至有商家提供全套的病假证明资料。(12月4日《北京青年报》)
    病假条、诊断证明、检查报告本是重要的医学资料和凭据,但当这些成为一门热火朝天的生意时,破坏的不仅仅是医学的权威,更是践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腐蚀着社会的信任。
假病假条能够在网上形成如此完善的销售链条,很大一部分原因
就是有市场需求。需要假病假条的人究竟是谁?材料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是在校的学生,还有某些身处政府机关的职员甚至企业的白领,而正是这些数据让人“很受伤”。学生上学、职员上班,本是“天经地义”,但某些人为了偷懒,就用假“病假条”来“脱身”,骗取休息的时间,使旷工变得“合情合理”,这样的做法很有问题。
    说实话,谁都有工作疲惫的时候,谁都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这一切都应该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其实,一般的用人单位在辨别员工请假条真假的时候,不会花太多心血,特别是看到“病假条”,更是会批准员工假期,让其多休息。但是,这样挖空心思买来的假病假条,实际上实在触碰单位的底线,消磨着单位的信任。试想,如果事后单位了解原委,发现自己的职员对公司都不诚实,那么很难让人相信他会认认真真工作,也很难再将任务交付于他。
    那么,面对愈演愈烈的网上制售假病假条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面对“假病条”,大家不仅要通过拒绝购买假病假条来表明态度,还要用举报来督促相关部门对这些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用人单位也应该做好病假条的核实工作,对“假病条”使用者加大处罚力度;医院相关部门要规范病例出具的手续;网上销售平台要做好商品的核查工作,提高准入门槛,保证其合法,同时对不法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履行监管职责。
    “假病假条”本身就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词语,用恶意中伤自己身体这种方式换取的假期,真的心安吗?愿大家都多点理性,少点“任性”,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