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
对公职人员涉矿经营要“零容忍”
据悉,自今年8月开展清理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等经营性活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全市各级各单位广泛动员部署,积极开展“两同时”谈话,层层传导压力,压实“两个责任”。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了对涉矿等六大类领域的自查自纠工作,覆盖单位3152家,国家公职人员122193人,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41602人,清理覆盖率达100%。在自查自纠阶段,全市已主动退出的公职人员共有261人,涉及金额6140万元,正在办理退出手续的28人,涉及金额2711.25万元。(常德市纪委)
在对全省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等6大领域经营性活动进行专项清理整治中,短短几个月时间,潜伏在6大领域参与违规经营的国家公职人员渐渐浮出水面,清理和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彰显了省市专项整治壮士断腕的力度。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其本身职责便是履行为人民服务,但是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却请查出如此之多的公职人员进行涉矿经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权利和私欲在作怪。他们利用手中握有的公权来谋取私利,更在自己所服务的工作范围内,耍大牌搞特权,设卡设红灯,想法设法成为其“入股”或成为投资合伙人。这样势必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党和政府造成极坏影响,损害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因此,对待公职人员涉矿行为应持“零容忍”的态度。
对公职人员涉矿经营行为“零容忍”,要细致宣传,全面动员。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将专项整治活动精神等有关要求发送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确保单位人人了解、人人参与。
对公职人员涉矿经营行为“零容忍”,要严格督查,绝不姑息。对所有公职人员一律严格按要求如实填报有关情况,存在问题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退。对未按实填报并清退的公职人员,一经查实依纪依规从重处理,涉嫌违法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同时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中搞形式、走过场、敷衍塞责甚至掩盖问题、弄虚作假的,将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一律从严惩处。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整天想做发财梦的违纪人员断了念想。
要想彻底根治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等经营活动这一社会毒瘤,全社会要敢于对公职人员涉矿经营行为“零容忍”,利用好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利器,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监督机制。(鼎城区工信局 李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