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
对“假整改”要“动真格”
日前,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中,一些省份被指出存在“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各地对各种形式的“假整改”进行严肃问责追责,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8月17日 人民日报)
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出台,到“史上最大规模环保督查”,生态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从地方领导干部到老百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觉悟也越来越高。但是,笔者从近期的通报中可以看出,有个别单位存在在被指出存在的问题后,认账很积极,表态调门高,但实际整改却流于形式、走过场。
“假整改”花样百出。浏览媒体通报的各种环保“花式整改”,有将“整改压力”变“造假动力”,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开发商非法行为不监管不查处,默许纵容不作为的......如人民日报8月9日报道,临汾市环保局通过堵塞采样头、向监测设备洒水等方式,对全市6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施干扰近百次,导致监测数据严重失真达53次。又如人民网6月19日报道,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回头看”中发现,江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违法填湖屡屡发生,当地水利部门对此未依法采取处罚措施,监管严重缺失,地方政府对于非法填湖造地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水质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有问题被揭露不可怕,怕就怕在搞敷衍应对,将有问题当作没问题。一些地方习惯将环保与发展对立起来,环保治理的动力不足,或者仍片面将环境问题的曝光当作丑闻,习惯性遮掩,而不能意识到“主动曝光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正面宣传”。这些都是环保治理的大忌,环保督察“回头看”就是要让那些虚假应对的形式主义不再行得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中,而要落实到每一次的环保治理与整改的行动中。就上而言,中央拿出了高度负责的精神、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开打环保治污的攻坚战。但是,下面一些基层部门却纹丝不动,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拒不整改。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结束后,10省区共问责4305人,这样的数字显示出一些地方污染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提示我们当前的环保治污攻坚战任重道远。环境污染整治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越是在僵持阶段,越考验相关部门能否保持高压的决心、较真碰硬。
对“假整改”一定要“动真格”。正如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的,“要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只有“动真格”了,才能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于领导干部的内心,才能共同构建起一支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强力量,才能打赢环保治污攻坚战。(鼎城区委巡察办 何卫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